天鑫园林工程1
园林绿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,离不开科学合理的养护管理。然而在我国园林绿化建设的诸多业态中,养护管理功能被淡化、地位被边缘化的境遇长久以来难以得到扭转。形成这种业态偏见的原因有多种,但最根本的因素还在于人们对园林养护管理的认识存在严重偏颇。“提高业界对养管的重视程度,全面提升养管水平,当务之急是要从理念和意识上为养护管理‘正名定位’。”对此我国园林植保专家蒋三登提出“七种意识”。 资源意识 园林绿化是一种独特的国土资源,对资源的保护有主动和被动之分。被动保护是无所作为,一切“不”字当头,表面是“保自然、保生态、保原貌”,实际是对资源的变相掠夺和压榨。这样的保是保不住的。对自然资源,尤其是对城市园林绿化的保护应长期地存在于养护管理的抚育之中,舍此,别无它途。 灾害意识 绿化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干扰和侵蚀,有人为的,有自然的,有来自气候突变的,也有来自有害生物的等。养护管理其实就是为保护园林从“植物”到“绿地”,进而到“绿化”的一个全方位长时期的防灾、减灾、抗灾、救灾的过程。养护管理既要经常保持高度警觉和敏感,又要时刻细致观察和监控,以精细化的养管措施把灾害拒于绿地之外或把损失降到。在园林绿化诸多业态中,堪当此重任者,非养护管理莫属。 道德意识 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的实质可以概括为“尊老爱幼”。植物有幼、青、中、老之分。无论是对古树名木的保护,还是对幼龄树、中龄树的抚育,都是养护管理的份内之责。此外,从“遗产”留传的角度,谁去接过前辈传来的名木?谁又能为后辈留下“新”的古树?这种的“传承”功能,非精细化、规范化养护管理难以担当
免责声明:本商铺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,内容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,一比多公司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。
友情提醒:为保障您的利益,降低您的风险,建议优先选择商机宝付费会员的产品和服务。